【西部故事】 五部曲:新竹
2017.05.31
甫出門仍是陰天,甚至一度下起小雨。雖偶有陽光露面但雲頗厚,只好捨棄司馬庫斯,留待下次。
在號稱愛情車站的橫山鄉合興車站走走,沒有愛情的我,也是很愜意。
合興車站
愛情候車室
穿越縣道、鄉道,從山區進入市區,開始放晴。果然氣象說的沒錯,今日北部只有山區下雨。
經過一番迷路找到頭前溪豆腐岩,原來這是人工的水利工程,但溪水縱橫其間美不勝收,還發現了一種奇特的黑花呢!
頭前溪豆腐岩
再至新瓦屋客家園區參觀,意外發現園區裡一整池幾乎與我等身的荷花。怎麼拍都像畫一樣,融入現代高樓的背景,奇特卻不顯突兀。
新瓦屋客家園區
紅色雞蛋花
黃色雞蛋花
白色火鶴與鯉魚
荷花與蓮蓬
荷花=蓮花
石蓮花
客家古厝vs.高樓大廈
錯過蔥大爺餅舖(似乎正在裝修而沒有營業),只好於小憩後繼續跟著導航穿過田徑走上西濱。
一路北騎,找到拍照勝地──林口水牛坑,與上百水牛合影。偶然看見吸乳的小牛,不禁羨慕這母慈子孝的一幕……
林口水牛坑
酷似大峽谷的地貌
很配合的牛媽媽
回到家,簡直熱到快中暑。今日226公里、9.5小時,趁鋒面來臨前、又是說走就走的小旅行,司馬庫斯要等下次囉!
2017.06.22
為了完成西部故事的最後一趴,頂著夏至剛過的豔日出發,去新竹囉!
同樣從台3線轉入120線道,已可僅憑記憶便找到路,順利進入橫山鄉的內灣。
逛逛還沒全部營業的內灣老街,走走許久不見的內灣吊橋,看看一動不動像石頭般的亞馬遜河鱷龜,喝喝內灣獨有的野薑花茶。
有毒的軟枝黃蟬
內灣吊橋
油羅溪
內灣車站
內灣老街與內灣戲院
亞馬遜河鱷龜
再往南騎去,先訪北埔冷泉,感受那泡入瞬間冰涼爾後轉為溫暖的碳酸與硫磺共生泉水。用手指沾一口嚐嚐,嗯……沒有解說牌提到的鹹味……
北浦冷泉
欣賞沿途的大花紫薇和阿勃勒,以及翩翩飛舞的蝴蝶及紡織娘。
大花紫薇
下山後,到北埔老街走走。喝了客家擂茶,再吃客家一口菜包,逛逛附近店家,躲進樹蔭乘涼……
跟著導航由東穿越至西,五指山和獅頭山似乎都在附近,可惜沒有造訪,亦放棄了寶山水庫。
沿路紫花為伴,或行或停;亦有金黃色稻穗與青山藍天白雲爭寵。一個人旅行,卻好不熱鬧!
黃金稻穗與愛心雲
從聯絡道路走上西濱,可惜海之聲讓人失望,或許是不到滿潮就看不出它的美吧……
風力發電的風車
海之聲
北上至觀音區看和美幼兒園旁的龍貓公車站。布置得很可愛,但有些乏味,拍完照便繼續踏上歸途。
龍貓公車站
途經水牛坑,沒遇見水牛群,反倒碰到吃草的黑山羊群。不知道這裡的山羊是不是也不可以吃?
回到家,完成今日長達10小時、多達270公里的旅程,又熱又累,但仍因拍到滿意的照片而自得其樂^^